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十幾小時后,植物的莖變紅的部位是木質部木質部。
(2)植物體負責運輸功能的是根、莖、葉中的導管和篩管。其中導管位于木質部,負責運輸水分和無機鹽水分和無機鹽;篩管位于韌皮部韌皮部,負責運輸有機物。
(3)實驗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為了增加導管切口截面積,有利于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縱切枝條,觀察發(fā)現紅色越往上越淺是因為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方向是從下往上運輸的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方向是從下往上運輸的。
(4)如果想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可采取的措施有放在陽光下照射,加快植物葉片的蒸騰作用、讓紅墨水的濃度稍大一些、放在通風的環(huán)境中放在陽光下照射,加快植物葉片的蒸騰作用、讓紅墨水的濃度稍大一些、放在通風的環(huán)境中。(寫兩條)
【答案】木質部;水分和無機鹽;韌皮部;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方向是從下往上運輸的;放在陽光下照射,加快植物葉片的蒸騰作用、讓紅墨水的濃度稍大一些、放在通風的環(huán)境中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2/26 1:0:5組卷:5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列防止土壤污染的具體措施比較合理的是( )
發(fā)布:2024/12/26 1:0:5組卷:4引用:2難度:0.6 -
2.經過三年的“藍天保衛(wèi)戰(zhàn)”柯橋區(qū)空氣質量優(yōu)良率不斷提高,市民經常在微信朋友圈刷見“柯橋藍”,感受到環(huán)境的美麗,空氣的清新。
(1)空氣質量指數(AQI)是定量評價空氣質量狀況的重要指標,在PM2.5、CO2、SO2、O3幾種物質中,不屬于評價空氣質量的物質是
(2)如圖是某市民在一次平靜呼吸過程中肺內氣壓變化的曲線。表示吸氣過程的是曲線發(fā)布:2024/12/26 1:0:5組卷:1引用:1難度:0.4 -
3.平谷境內的四座樓風景區(qū),為市級自然保護區(qū),森林覆蓋率高達95%.
(1)科學研究發(fā)現陸地上的負氧離子濃度平均值為650個/cm3,而四座樓風景區(qū)中,空氣負氧離子濃度最高可達8000個/cm3,由此推測:這與本地區(qū)植物的
(2)四座樓風景區(qū)最有特色的時期是夏季,入夏進山,涼風習習、暑熱全消,這說明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是
(3)景區(qū)內地下水和礦物質都很豐富,植物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水和無機鹽,是經根吸收,由莖向上運輸,最后再通過圖1中的結構[
(4)四座樓自然保護區(qū)內共有植物500多種,陸生脊椎動物300多種,如果用圖2表示四座樓的生態(tài)系統,請用字母寫一條食物鏈發(fā)布:2024/12/28 8:0:1組卷:94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