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同學,在學完“碳的幾種單質”一節(jié)后,自制了三個簡易凈水器(如圖所示),并分別向其中添加了如下表所示的物質,做了三個對比實驗。首先取一個大燒杯,裝滿水,并向其中滴加幾滴紅墨水,攪拌均勻后,將其分成等體積的三份,再分別倒入三個凈水器中,同學們把觀察到的溶液的顏色變化情況,記錄如下。
實驗序號 | 添加物質及質量 | 實驗現象 |
實驗一 | l g活性炭 | 溶液的紅色變淺 |
實驗二 | 2g活性炭 | 溶液的紅色消失 |
實驗三 | 2g木炭 | 溶液的紅色變淺 |
①
實驗一和實驗二相比,為什么都是活性炭,實驗二紅色消失,而實驗一紅色變淺?
實驗一和實驗二相比,為什么都是活性炭,實驗二紅色消失,而實驗一紅色變淺?
;②
為什么等質量的木炭和活性炭,實驗二紅色消失,而實驗三紅色變淺?
為什么等質量的木炭和活性炭,實驗二紅色消失,而實驗三紅色變淺?
;(2)通過實驗,你得出的結論是
活性炭吸附作用比木炭強
活性炭吸附作用比木炭強
(答出一點即可)。【考點】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答案】實驗一和實驗二相比,為什么都是活性炭,實驗二紅色消失,而實驗一紅色變淺?;為什么等質量的木炭和活性炭,實驗二紅色消失,而實驗三紅色變淺?;活性炭吸附作用比木炭強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8 8:0:9組卷:260引用:13難度:0.1
相似題
-
1.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有關因果關系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5/1/4 8:0:1組卷:9引用:1難度:0.5 -
2.“化學--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未來”.為了我們的生活和未來,應學好化學.
(1)對知識進行歸類整理,是學習的良好習慣.如表是某同學制作的化學知識整理卡片,請將其補充完整.專題:物質的類別、性質和用途 整理時間:2013年4月
物質 類別 性質 對應的用途 A、甲烷 有機物 可燃性 作燃料 B、活性炭 單 質 吸附性 ① C、干冰 ② 不燃燒,不支持燃燒 滅火 D、鹽酸 酸 ③ 除鐵銹
(3)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燃燒與人類生活以及社會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將棉花分別蘸酒精和水,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根據現象可以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發(fā)布:2025/1/7 8:0:2組卷:4引用:1難度:0.7 -
3.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質是( ?。?/h2>
發(fā)布:2024/12/24 11:1:11組卷:254引用:5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