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冬天取暖,人們發(fā)明了各種便攜取暖設備。

(1)在古代,人們用手爐取暖,如圖甲。使用時,往手爐中放置燃著的木炭。利用木炭燃燒釋放出的熱量使手爐升溫。手爐在使用過程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導致人會受到傷害。
答: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答一種情況即可)
(2)進入工業(yè)時代,由于手爐的某些害處,人們開始使用橡膠熱水袋,如圖乙。使用時,往熱水袋中充加熱水而取暖。在此,利用了水的比熱 大大(選填“大”或“小”)的性質。
(3)上世紀70年代,人們發(fā)明了暖寶寶,如圖丙。撕開襯紙,暖寶寶中的鐵粉和外部的氧氣接觸而持續(xù)發(fā)熱。暖寶寶中用的是鐵粉,而不是用鋁粉,主要原因是 鋁比鐵的化學性質活潑鋁比鐵的化學性質活潑。(答一點就可)
(4)隨著鋰電池的使用,人們發(fā)明了充電式暖寶寶,如圖丁。已知某充電式暖寶寶的電池容量為15000mAh,發(fā)熱元件功率為10W,工作電壓為5V。請計算:充滿電的暖寶寶可以持續(xù)發(fā)熱多長時間?(假設此電式暖寶寶殘留10%電能時,就必須重新充電)
【答案】一氧化碳中毒;大;鋁比鐵的化學性質活潑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圖甲是某款電火鍋,其內部簡化電路如圖乙所示,S1是旋鈕開關,S2是溫控開關(當鍋體溫度達到設定值時自動斷開,當鍋體溫度低于一定值時自動閉合),R是指示燈的分壓電阻,不起到加熱作用,發(fā)熱管內部結構如圖丙所示,滑片轉動時只能與滑動觸頭接觸,0擋為斷開狀態(tài),Ⅰ、Ⅱ、Ⅲ、Ⅳ擋是不同功率的擋位,電熱絲被均分為四段接入電路,其他元件的電阻均忽略不計。
(1)S1從0擋轉到Ⅰ擋開始工作,溫控開關S2的狀態(tài)是 (選填“斷開”或“閉合”)。
(2)加熱時,鍋內水溫逐漸升高,其中改變水的內能的方式是 (選填“做功”或“熱傳遞”)。
(3)圖丙中,滑片順時針轉動,發(fā)熱管的加熱功率增大,Ⅳ擋時功率最大。則接線柱a、b、c中連入電路的應該是 。
(4)已知電火鍋Ⅳ擋加熱功率為1000瓦,若電火鍋在Ⅲ擋工作5分鐘,求發(fā)熱管消耗的電能。發(fā)布:2024/12/28 12:30:2組卷:335引用:3難度:0.5 -
2.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欲排海的引起世界各國的不安。福島核電站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碘-131和銫-137,在海洋環(huán)境中,放射性物質會通過食物鏈污染魚類,最終進入人體,可能對人體DNA產(chǎn)生影響,并造成基因損害。
(1)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發(fā)生的核
(2)堆芯熔毀是指核燃料所在反應堆芯最終熔化,是核電事故中最嚴重的事態(tài)。福島第一核電站機組反應堆芯鋯合金Zr與水蒸氣反應產(chǎn)生ZrO2和一種可燃性氣體,其反應方程式為:
①鋯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一個鋯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
②鋯和水蒸氣間發(fā)生的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3)氘是核聚變的原料之一,1L海水中大約有0.03g氘,發(fā)生核聚變釋放出的能量相當于燃燒200kg汽油(已知每千克汽油完全燃燒釋放出的熱量為4.6×10焦)。計算:50L海水中的氘發(fā)生聚變時能釋放出多少焦的能量?若每戶人家每月用電460千瓦時,則這些電可供給多少戶這樣的人家用一個月?(計算結果四舍五入取整數(shù))發(fā)布:2024/12/28 12:0:1組卷:7引用:1難度:0.8 -
3.電動汽車因安全、節(jié)能、環(huán)保等特點正走進更多家庭,鋰電池成為研發(fā)的熱點。
電池種類
指標性能LCO(鈷酸鋰LiCoO?) LMO(錳酸鋰
LiMn2O4)NCM(鎳鈷錳酸鋰
Li(NiCoMn)O2)LFP(磷酸鐵鋰
LiFePO4)低溫特性 優(yōu) 優(yōu) 優(yōu) 差 高溫特性 優(yōu) 差 優(yōu) 優(yōu) 可循環(huán)次數(shù) 500 300 500 2000 安全性 差 好 較好 優(yōu) 成本 高 較低 較高 低
LiFePO4放電時,發(fā)生了分解反應,生成了FePO4和單質 。
(2)某品牌電動汽車的電池總容量為13.2千瓦時,充電樁輸出電壓220伏,充電電流為10安,充電效率為80%,在電池容量剩余20%時開始充電,求充滿電池需要多少時間?發(fā)布:2025/1/8 8:0:1組卷:1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