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qū)坎市中學九年級(下)競賽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12/4 12:30:2
一、第I卷共20題,每題2分,共4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某種固體物質經(jīng)過加熱后變?yōu)闅怏w,該過程發(fā)生的變化是( ?。?/h2>
A.一定是物理變化 B.一定是化學變化 C.既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 D.既不可能是物理變化,也不可能是化學變化 組卷:72引用:8難度:0.9 -
2.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與物質化學性質無關的是( ?。?/h2>
A.用銅絲做導線 B.稀硫酸除鐵銹 C.稀有氣體做金屬焊接保護氣 D.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劑 組卷:35引用:13難度:0.9 -
3.下列各圖所示裝置的氣密性檢查中,漏氣的是( ?。?/h2>
A. B. C. D. 組卷:829引用:166難度:0.7 -
4.與Na+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的微粒是( ?。?/h2>
A.F- B.NH4+ C.OH- D.H2O 組卷:207引用:26難度:0.9 -
5.化學學科的思維方法有多種,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維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
A.有機物完全燃燒時都產(chǎn)生二氧化碳,所以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B.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燃燒一般都伴隨發(fā)光、發(fā)熱現(xiàn)象,所以有發(fā)光、發(fā)熱現(xiàn)象的就是燃燒 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組卷:37引用:13難度:0.9 -
6.如圖,將兩支燃著的蠟燭罩上茶杯,一會兒后高的蠟燭先熄滅-低的蠟燭后熄火,同時還觀察到茶杯內壁變黑。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發(fā):從著火燃燒的高層房間中逃離,下列方法中正確的是( )
A.用干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勢跑出 C.沿墻角匍匐身子迅速爬向門外 D.打開窗戶跳出 組卷:137引用:15難度:0.9 -
7.圖表資料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學生對圖表資料的使用,其中不正確的是( ?。?/h2>
A.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金屬能否置換出稀硫酸中的氫 B.根據(jù)密度數(shù)據(jù)表,判斷液體物質揮發(fā)性的大小 C.根據(jù)溶解度曲線圖,判斷從溶液中獲得晶體的方法 D.根據(jù)酸、堿、鹽的溶解性表,判斷某些復分解反應能否進行 組卷:28引用:19難度:0.9 -
8.下列物質能在pH=13的無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h2>
A.NaNO3、NaCl、KNO3、(NH4)2SO4 B.H2SO4、HCl、AgNO3、Na2SO4 C.KMnO4、CuCl2、Fe2(SO4)3、NaNO3 D.K2SO4、NaCl、K2CO3、NaOH 組卷:735引用:26難度:0.7 -
9.物質與水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稱為水解反應。例如:Al2S3+6H2O=2Al(OH)3↓+3H2S↑.根據(jù)上述觀點,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NaF的水解產(chǎn)物是NaOH和HF B.CaO2的水解產(chǎn)物是Ca(OH)2和H2O2 C.PCl3的水解產(chǎn)物之一是PH3 D.Mg3N2水解產(chǎn)物是Mg(OH)2和NH3 組卷:904引用:28難度:0.7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9個題,共60分)
-
28.某學生為了測定由兩種元素形成的氣態(tài)化合物X的組成,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把氣體X由注射器A緩慢地送入裝有CuO的B裝置,使之完全反應,得到如下結果:
①實驗前B管及CuO的質量為21.32g,實驗后B管及殘留固體物質的質量為21.16g。
②C試管中收集到的物質經(jīng)過電解可得H2和O2.在D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是N2。
③經(jīng)分析知道,X中兩元素的質量比為14:3.回答下列問題:
(1)C管中收集到的液體的化學式是
(2)B管中的現(xiàn)象為
(3)B管反應前后減小的質量為
(4)寫出化合物X與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組卷:121引用:7難度:0.5 -
29.我國大約在南北朝時就能鑄造銅鋅合金-黃銅.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得到的黃銅樣品中銅的含量,稱取20g樣品研細后放置于燒杯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后,冷卻,稱得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為69.8g.請計算(計算結果精確到0.1%):
(1)此黃銅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
(2)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組卷:7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