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九佛中學高考生物一模試卷
發(fā)布:2024/12/20 14: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在臨床治療新冠肺炎患者時,中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除了新冠病毒外,還有其他許多病原微生物也在推波助瀾,加重病情,增大治療難度??茖W家從患者體內分離出了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以及黃曲霉等真菌,關于這些病原微生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3引用:7難度:0.7 -
2.細胞中新合成蛋白質的去向由該新生肽末端的信號肽決定。信號肽一般由15-30個氨基酸組成,通常位于分泌蛋白的氨基端,負責把蛋白質引導進具膜結構的細胞器中。已知KDEL序列是位于蛋白質羧基端的四肽序列,凡是含此序列的蛋白質都會被滯留在內質網(wǎng)中,稱為內質網(wǎng)駐留蛋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26引用:2難度:0.7 -
3.如圖分別表示正常人、乳糖不耐受患者腸道中乳糖的利用過程。當腸道的堿性環(huán)境被破壞時,腸道會分泌出大量的消化液(主要成分是水、NaHCO3和消化酶)來中和酸性物質,所以容易發(fā)生腹脹、腹瀉。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62引用:7難度:0.7 -
4.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是由干細胞增殖分化而來的,干細胞的數(shù)量是一定的??茖W家在研究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更新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在干細胞形成的階段用3H一胸腺嘧啶標記干細胞的DNA,4周后觀察放射性分布情況,絕大多數(shù)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放射性強度很低,只有干細胞仍然具有很高的放射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24引用:3難度:0.7 -
5.在酵母菌線粒體內,呼吸鏈由一系列按特定順序排列的結合蛋白質組成。鏈中每個成員,從前面的成員接受氫或電子,又傳遞給下一個成員,最后傳遞給氧。在電子傳遞的過程中,逐步釋放自由能,同時將其中部分能量,通過氧化磷酸化作用貯存在ATP分子中,具體過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img alt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2112/154/e8ee8031.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47引用:5難度:0.7 -
6.減數(shù)分裂起始源于程序化DNA雙鏈斷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的形成,DSB正常產生是確保減數(shù)分裂一系列重要事件順利進行的前提。在水稻rdr6-mei突變體中,減數(shù)分裂DSB的形成明顯減少,導致一部分同源染色體不能正常聯(lián)會;小RNA測序以及轉錄組分析發(fā)現(xiàn),在水稻rdr6-mei突變體中小RNA含量發(fā)生改變,導致基因的表達調控出現(xiàn)異常,從而影響減數(shù)分裂DSB的形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7.發(fā)酵食品在我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關于家庭制作果酒、果醋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31引用:4難度:0.7 -
8.某人運動后大量出汗,此時最好飲用含糖量5%以下并含有鉀、鈉、鈣、鎂等無機鹽的堿性飲料,以下理由錯誤的是( ?。?/h2>
組卷:53引用:7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
-
24.近年來,草原鼠害日益嚴重,不僅引發(fā)了草原的沙漠化,還威脅著草原生態(tài)和我國畜牧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草原上棲息著50多種鼠類,對草原形成大面積危害的鼠類主要是布氏田鼠、草原鼢鼠等。研究人員為了解某草原的鼠害情況,對該草原鼠種群進行了調查?;卮鹣铝袉栴}:
(1)研究人員采用標記重捕法對草原布氏田鼠進行了種群密度的調查。布氏田鼠天性警覺,在操作無誤的情況下,調查的結果比實際值
(2)調查草原鼢鼠等地下鼠的種群密度常采用土丘系數(shù)法:根據(jù)草原鼢鼠等地下鼠具有推土丘的習性,選取代表性樣方,統(tǒng)計樣方內土丘數(shù),按土丘挖開洞道,用弓箭把鼠捕盡,捕鼠總數(shù)與土丘數(shù)之比為土丘系數(shù)。求出土丘系數(shù)后,即可進行大面積調查該區(qū)域的土丘數(shù),統(tǒng)計鼠密度。
①為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選取樣方時關鍵要做到
②研究人員用五點取樣法選取樣方,捕鼠總數(shù)為M,樣方內平均土丘數(shù)為N,已知所調查區(qū)域總面積為S,該區(qū)域內土丘密度為Q,則計算該草原鼢鼠的種群密度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
(3)為應對嚴重的草原鼠害,該地采取投放莪術醇(雌性不育劑)的措施,該措施能夠控制鼠類種群密度的原理是降低了種群的組卷:58引用:3難度:0.8 -
25.研究表明,胰島淀粉樣多肽(IAPP)基因過量表達并聚集是誘發(fā)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為研究其機理,科研人員把人IAPP基因導入大鼠胰島素瘤細胞(hIAPP/INS-1),讓其過量表達,并與普通大鼠胰島素瘤細胞(INS-1)進行對照實驗。檢測高糖刺激下兩種細胞產生的胰島素量和凋亡率,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分析回答:
組別 胰島素/(ng?mL-1) 凋亡率/‰ hIAPP/INS-1 1.85 20.0 INS-1 6.23 11.7
(2)培養(yǎng)瘤細胞時,應在合成培養(yǎng)液中加入
(3)由結果推測,IAPP過量表達并聚集誘發(fā)Ⅱ型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是
(4)為進一步揭示IAPP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者經反轉錄PCR(RT-PCR)、電泳技術測定細胞內抗凋亡基因Bcl2、促凋亡基因Bax及β-actin基因的表達情況,結果如圖所示:
①研究者應從細胞中提取
②由結果推測,IAPP能
(5)綜上研究,請為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思路:組卷:9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