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青陽鎮(zhèn)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10/10 11:0:2
一.選擇題(共13小題,滿分26分,每小題2分)
-
1.喜迎黨的二十大,歌曲《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傳遍大江南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90引用:3難度:0.9 -
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小東用圖甲的實驗裝置將音叉發(fā)出的聲音信號輸入計算機,觀察到計算機上的波形如圖乙。下列有關(guān)音叉發(fā)出聲音的說法,與實際不符的是(
組卷:575引用:18難度:0.6 -
3.下列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做法是( )
組卷:128引用:7難度:0.5 -
4.下列利用聲波傳遞能量的是( ?。?/h2>
組卷:121引用:8難度:0.9 -
5.甲、乙兩支準確的水銀溫度計,甲的玻璃泡的容積比乙的大,兩支溫度計管的內(nèi)徑相等,當周圍溫度改變時( ?。?/h2>
組卷:705引用:8難度:0.5 -
6.關(guān)于熱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502引用:10難度:0.9 -
7.盛夏,打開冰箱門、會看到“白氣”冒出;寒冷的冬天,戶外的人也會不斷呼出“白氣”、對這兩種“白氣”的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799引用:15難度:0.7 -
8.為抑制揚塵、改善空氣質(zhì)量,城市道路上經(jīng)常用如圖所示的霧炮車向空中噴出水霧,其工作過程是噴霧筒口周圍有一圈出水孔噴出細小水流,在筒內(nèi)吹出的高速氣流作用下成為更小的霧狀水滴,將其拋向空中。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00引用:6難度:0.6 -
9.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沒有水,所有的生物都將面臨死亡的威脅。地球上的淡水資源不足總水量的0.03%,淡水的循環(huán)則顯得非常重要,下列有關(guān)水循環(huán)的一些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73引用:1難度:0.7 -
10.如圖是商店門口常見的投影燈,夜晚,懸掛在高處的燈筒在地面上投射出藍底白字的圖案。燈筒的不透明外殼內(nèi)有一白熾燈,燈筒底部為帶有彩色圖案的玻璃。若將燈筒內(nèi)白熾燈更換為紅色光源,燈筒將在地面上投射出( ?。?/h2>
組卷:177引用:3難度:0.8 -
11.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往往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要求被測者與視力表像的距離是5m,如圖是小紅同學在一次測量視力時的情景,關(guān)于這次視力測量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98引用:3難度:0.6
三.解答題(本題共8小題,共38分.)
-
34.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
(1)圖a是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shù),讀數(shù)為 ℃。
(2)圖b是實驗裝置,當水中有大量的氣泡產(chǎn)生,且在上升的過程中體積變 ,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 散發(fā)到空氣中,就表明沸騰了。
(3)圖c是小明、小紅分別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水的沸點為 ,此時氣壓 一標準大氣壓。小紅把水加熱到沸騰,所用時間較長的原因是 。
(4)小明在第9分鐘撤掉酒精燈后,發(fā)現(xiàn)有一段時間水溫依然保持不變,這段時間內(nèi)燒杯底部的溫度 (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內(nèi)水的溫度。
(5)圖d是另一組同學當水溫上升到80℃時,每隔0.5min記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直至沸騰一段時間,繪制出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分析可知,沸騰前水溫升溫快慢的特點是 。
(6)當水燒開準備下餃子時,小華發(fā)現(xiàn)鍋里的水量少了點,于是她又往鍋里加了一大碗水,用同樣大的火直至將水再次燒開。下面能反映整個燒水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 。組卷:27引用:1難度:0.6 -
35.如圖甲所示,是小明同學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現(xiàn)請你幫助他完成下列問題:
(1)在實驗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觀察 (選填“蠟燭A的像”或“蠟燭B”)。
(2)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個相同的蠟燭B放到玻璃板的另一側(cè),邊移動、邊觀察,為了使它與A的像重合,觀察時,眼睛應該在如圖乙中 觀察;為確定像的虛實,需在蠟燭B的位置放一個光屏,并在如圖乙中的 處觀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兩空均(選填“a”、“b”或“c”);
(3)經(jīng)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與物對應的位置如圖丙所示。為了得到更多的實驗結(jié)論,接下來小明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4)小明想確定家中穿衣鏡成像的反射面,他將筆尖緊貼鏡面A,如圖丁所示,發(fā)現(xiàn)筆尖的像與筆尖之間 ,說明B是反射面。
(5)小明換用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塊進行實驗。如圖戊所示,將一組木塊置于玻璃板前,改變該組木塊的位置,進行三次實驗,用筆在白紙上標記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圖巳所示。根據(jù)對應頂點就能準確測出相應的距離。再將白紙沿 (選填“EF”或“GH”)對折,若像和物的對應頂點都 ,則證明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對稱性。組卷:6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