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南省商丘一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fā)現(xiàn)少數(shù)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可水解特定的RNA序列,并將它命名為ribozyme,其中文譯名“核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核酶含C、H、O、N、P、S六種大量元素,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 B.RNA分子既是信息分子,又是功能分子 C.核酶在細胞內和細胞外都能發(fā)揮作用,其催化活性可能受溫度影響 D.核酶催化RNA水解的原理是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 組卷:12引用:3難度:0.7 -
2.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的青蒿素,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青蒿素(C15H22O5)是從植物黃花蒿莖葉中提取,主要作用是影響瘧原蟲生物膜系的超微結構,干擾表膜—線粒體的功能。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A.青蒿素分子中的氧含量比葡萄糖低 B.瘧原蟲細胞主要通過有絲分裂增殖 C.青蒿素影響線粒體內葡萄糖的分解 D.核膜、線粒體膜都屬于瘧原蟲的生物膜系統(tǒng) 組卷:9引用:3難度:0.6 -
3.[H]是在生物細胞廣泛存在的遞氫體,對生物細胞內的多種化學反應的正常進行具有重要作用。如圖是小麥葉肉細胞中[H]在細胞代謝中的產生和傳遞途徑,X、Y、Z表示不同的物質,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A.X表示丙酮酸,形成X的同時有[H]產生 B.Z表示CO2,②過程有[H]消耗無[H]產生 C.Y表示酒精,③過程有[H]消耗和[H]產生 D.在O2充足的情況下,①②發(fā)生在線粒體 組卷:19引用:3難度:0.7 -
4.紫葉李(陽生植物)和綠蘿(陰生植物)均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如圖為兩種植物在適宜的溫度、水分等條件下,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A.若適當增加土壤中無機鹽鎂的含量,一段時間后B植物的a點右移 B.光照強度為a時,每日光照12小時,一晝夜后綠蘿干重不變,紫葉李干重減少 C.光照強度在b點之后,限制綠蘿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濃度 D.光照強度為c時,紫葉李和綠蘿的凈光合速率相等 組卷:27引用:3難度:0.7 -
5.中風,也叫腦卒中,起因一般是由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導致局部神經結構損傷、功能缺失,一般發(fā)病快,病死率高。近期,科研人員運用神經干細胞進行腦內移植治療缺血性中風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中風患者局部神經結構損傷、功能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復和重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神經干細胞與神經細胞形態(tài)、結構、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B.神經干細胞在參與損傷部位修復過程中發(fā)生了細胞分裂、分化等過程 C.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導致局部神經細胞死亡屬于細胞壞死 D.神經干細胞能夠合成多種蛋白質,表明細胞已經分化 組卷:12引用:3難度:0.8 -
6.如圖為某果蠅一個細胞中的三條染色體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A.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細胞中央的一條線上 B.有絲分裂前期較早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由絲狀纖維素組成的紡錘體 C.減數(shù)分裂Ⅰ前期,等位基因W、w互換會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D.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細胞中可能同時存在基因cn、cl、v、w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7.關于同一個體中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敘述,不正確的有( ?。?/h2>
A.兩者前期染色體數(shù)目相同,染色體行為和DNA分子數(shù)目不同 B.兩者中期染色體數(shù)目不同,染色體行為和DNA分子數(shù)目相同 C.兩者后期染色體數(shù)目和染色體行為不同,DNA分子數(shù)目相同 D.兩者末期染色體數(shù)目和染色體行為相同,DNA分子數(shù)目不同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8.某科研小組對某動物精巢切片進行顯微觀察,并測定不同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和核DNA數(shù),結果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h2>
A.細胞a可能是精細胞或卵細胞 B.細胞b和細胞c中都含有同源染色體 C.細胞d、e、f中都可能發(fā)生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 D.細胞c和細胞g都可能發(fā)生了著絲粒分裂 組卷:4引用:2難度:0.6 -
9.下列有關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高倍鏡下可看到蝗蟲的初級卵母細胞和某個次級卵母細胞后期含兩條X染色體 B.蝗蟲的精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時會出現(xiàn)著絲點分裂 C.受精作用時,蝗蟲的雌雄配子彼此結合的機會相等,是因為它們的數(shù)量相等 D.應選桃花的雌蕊作為觀察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材料,因為卵細胞的體積較大便于觀察 組卷:3引用:2難度:0.6 -
10.下列有關高等動物的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次級卵母細胞細胞質的不均等分裂使卵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多于極體的 B.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有利于提高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樣性 C.減數(shù)分裂維持了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 D.受精卵中的所有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11.假如如圖是某生物體(2n=4)正常的細胞分裂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A.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體①有基因A,則④有基因A或a C.若②表示X染色體,則③表示Y染色體 D.該細胞的子細胞有2對同源染色體 組卷:16引用:1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33.圖1是基因型為AaBb的雌性動物細胞分裂過程中的圖像,圖2是細胞分裂各時期每條染色體上的DNA數(shù)量變化曲線,圖3為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和核DNA分子數(shù)的關系圖,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圖1中的①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是
(2)該動物細胞分裂時基因B與基因b的正常分離發(fā)生在圖3中
(3)圖1中②細胞的名稱是組卷:39引用:6難度:0.6 -
34.為驗證“DNA是半保留復制”,研究者用蠶豆根尖進行實驗,主要步驟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步驟① 將蠶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標記的胸腺嘧啶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大約一個細胞周期的時間 在第一個、第二個和第三個細胞周期分別取樣,檢測細胞染色體DNA的放射性分布情況 步驟② 取出根尖,洗凈后轉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質的培養(yǎng)液中,繼續(xù)培養(yǎng)大約兩個細胞期的時間
(2)若處于第一個細胞周期中期的檢測結果是每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都具有放射性,如圖A所示。若處于第二個細胞周期中期的放射性檢測結果符合圖中的
(3)蠶豆細胞中有12條染色體,蠶豆根尖細胞經上述實驗獲得的所有子細胞中,一個細胞中帶放射性標記的染色體的條數(shù)范圍是
(4)DNA分子能精準復制的原因是組卷: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