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運動和力》2021年單元測試卷(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題
-
1.物體都受到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叫
組卷:2引用:4難度:0.7 -
2.我們可以用橡皮筋做彈弓,因為拉緊橡皮筋會產生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3.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兩種方式。如汽車在行駛時,輪子在地面上的運動方式被稱為
組卷:4引用:6難度:0.5 -
4.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
組卷:39引用:19難度:0.7 -
5.2016年10月17日7時13分,我國的神舟十一號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在升空的過程中,是利用長征二號火箭產生的
組卷:0引用:1難度:0.8
二、判斷題
-
6.伽利略發(fā)現地球對它周圍的物體都有一種吸引力。
組卷:3引用:8難度:0.7 -
7.橡皮筋是不可以無限拉長的。
組卷:1引用:3難度:0.5 -
8.人從滑梯上往下滑,是因為滑梯給了我們一個向下的推力。
組卷:0難度:0.5 -
9.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表面的光滑程度有關。
組卷:3引用:5難度:0.8 -
10.飛機在飛行時沒有摩擦力的作用,所以速度非常快。
組卷:3引用:4難度:0.7 -
11.人走在冰面上容易滑倒,是因為鞋子和冰面之間沒有摩擦力。
組卷:39難度:0.8
五、探究題
-
34.五年級興趣小組進行小賽車設計比賽。
(1)現實中的賽車要能很快加速到300千米/每小時以上,而且要能平穩(wěn)行駛。下列有關賽車設計分析不正確的是
A.輪胎表面粗糙,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B.設計了流線型車身,使阻力減小到最小
C.車身重心低,高速行駛穩(wěn)定
D.設計力量很大的發(fā)動機,行駛起來沒有摩擦力
(2)下列哪項不屬于設計賽車的基本原則
A.動力要大
B.空氣阻力要小
C.輪胎要美觀
D.行駛要穩(wěn)定
(3)第一小組選擇制作重力小車,如圖所示。在小車后輪車軸上安裝一個繞線軸,將一根拉線一端系上鉤碼,另一端穿過車頂的滑輪系到車后輪的繞線軸上,轉動車輪將拉線繞在繞線軸上,松手后,小車就能運動起來。經過測量,小車高約35厘米,長約18厘米。
①想讓小車向前運動,應將車軸上的拉線向
②以下方法中,哪些可以使小車運動得更遠一些?
A.將車軸上的拉線多纏繞幾圈
B.將鉤碼換成輕一點的物體
C.適當增加拉線的長度
(4)第二小組選擇用氣球驅動小車,這種動力我們叫
你的理由是
(5)經過測試,兩個小組都發(fā)現車輪與車軸之間有些卡頓,你有什么辦法幫助他們嗎?組卷:0引用:1難度:0.6 -
35.在研究“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問題時,老師給每個組提供的材料有:一塊長方形的木板,其中一面貼了砂紙(有砂紙面),另一面沒有貼砂紙(無砂紙面),一個小木盒,五個重量相同的小鐵塊,一個測力計。請你利用這些材料設計實驗進行研究,完成下面問題。
(1)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重量關系”時,請根據如圖,在圖中小木盒里畫出小鐵塊數量,再在括號里寫出接觸面情況。
(2)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時,請根據如圖,在圖中小木盒里畫出小鐵塊數量,再在括號里寫出接觸面情況。
(3)利用這些裝置實驗,測量的都是物體
A.滾動
B.粘合
C.滑動
(4)小剛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摩擦力的大小,使用前,要先
A.拉一拉
B.稱一稱物體重量
C.檢查指針是否指在0刻度
(5)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重量關系”時,測量摩擦力的大小時要在
A.小木塊剛動起來
B.小木塊勻速運動過程中
C.小木塊停止運動
(6)如圖,測力計的示數為
A.3N
B.0.3N
C.6N
(7)使用這個彈簧測力計不能測量
A.5N
B.500N
C.0.5N
(8)通過第(1)題的研究,你得出的結論是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