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東省濱州市高考物理二模試卷
發(fā)布:2024/12/28 8:0:9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毎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如圖所示,P為勻強磁場中一點,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靜止在P點,該原子核發(fā)生衰變后,放出一個氦核(
He)和一個新核,它們速度方向與磁場垂直,其軌跡均為圓弧,半徑之比為45:1,重力、阻力和氦核與新核間的庫侖力均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42組卷:59引用:1難度:0.5 -
2.如圖為研究光電效應現(xiàn)象實驗裝置,用光子能量為4.10eV的紫外線照射到光電管上陰極K,發(fā)生了光電效應。調(diào)節(jié)滑片P,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81V時,電流計的示數(shù)恰好為零。則在該實驗中( ?。?/h2>
組卷:220引用:2難度:0.7 -
3.如圖所示,O點為正四面體OABC的頂點,ABC處在水平面上,D點為AB邊的中點。在O點沿不同方向水平拋出兩個小球,甲球恰好落在A點,乙球恰好落在D點,空氣阻力不計。則甲球和乙球平拋初速度大小的比為( ?。?/h2>
組卷:134引用:3難度:0.7 -
4.如圖所示,太極圖由“陰魚”和“陽魚”構(gòu)成,其邊界是以O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內(nèi)部由以O1和O2為圓心等半徑的兩個半圓分割成上下兩部分,其中上部分為“陽魚”、下部分為“陰魚”,“陽魚”中有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Q為太極圖邊緣上一點,且O1、O2、O、Q四點共線。一電量為+q,質(zhì)量為m的帶電粒子,在Q點以大小v的速度指向圓心O射入“陽魚”區(qū)域,若帶電粒子在“太極圖”運動過程中沒有進入“陰魚”區(qū)域,帶電粒子重力不計。則磁感應強度的最小值為( )
組卷:316引用:1難度:0.5 -
5.如圖所示,某棱鏡的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ABC,其折射率為
,已知∠A=30°、∠C=90°,一束平行于AC的光射向棱鏡右側(cè)界面,且折射后先射到AC面。若入射光線向下平移,則光從AB邊射入到第一次射出棱鏡的時間將( ?。?/h2>3組卷:54引用:1難度:0.4 -
6.如圖甲是我國首艘“海上飛船”一“翔州1”。“翔州1”在平靜的水面由靜止開始在水平面上沿直線運動,若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不變,水平方向的動力F隨運動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t=50s后,“翔州1”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126引用:1難度:0.6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共60分。
-
17.如圖所示,輕繩一端連接質(zhì)量為mA=m的物體A,跨過兩個輕質(zhì)定滑輪后,另一端連接在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zhì)彈簧上端。輕彈簧的下端與一質(zhì)量為mB=4m的物體B相連,A、B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輕彈簧沿豎直方向?,F(xiàn)在物體A的下面用輕繩連一質(zhì)量為mC=m的物體C(圖中未畫出)。讓物體C從靠著物體A處由靜止釋放,一段時間后細繩繃直,繃直時間很短,物體A、C以大小相等的速度一起運動,恰好能使B離開地面但不繼續(xù)上升。若彈簧形變量為x,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則彈簧彈性勢能為Ep=
kx2,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求:12
(1)物體A下降的最大高度;
(2)連接物體A和C的輕繩長度。組卷:60引用:1難度:0.5 -
18.如圖所示,輕繩的一端掛一小球,另一端連接一輕質(zhì)小環(huán),小環(huán)套在水平放置的足夠長的直桿上,M為直桿上的一點,MN為垂直于直桿的分界線,MN的左側(cè)存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直桿在M左側(cè)部分光滑,M右側(cè)部分環(huán)與桿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75將小環(huán)用一插銷固定在直桿的O點,小球靜止時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0=37°。已知,小球質(zhì)量為m,帶電荷量的大小為q,繩長為l,點到MN的距離為
l,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為g)。求:1315
(1)電場的電場強度E大??;
(2)拔下插銷后,輕繩第一次豎直前瞬間小球速度v1大小;
(3)小球第一次離開電場的速度v2大小;
(4)小球第一次離開電場后擺動到最大高度時,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組卷:169引用:1難度:0.4